成品保護的原則:
1、合理流程;
2、先檢查后保護;
3、誰施工誰保護;
4、材料運輸中保護;
5、施工過程中保護;
6、措施切實可靠。
成品保護技術措施:
(1)、合理安排各工種施工順序,盡量減少交叉污染。
(2)、材料、設備及施工機具搬運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或損壞已完工的電梯、墻面、地面、頂棚、門窗、扶手、欄桿及設備設施等成品。
(3)、管材及配件、衛生潔具(含附件)、燈具、電箱(柜)、元器件等安裝材料和成套設備進場時應有符合出廠標準要求的包裝,卸貨不得采用傾倒方式,不得拋、摔、滾、拖。
(4)、塑料管材及配件、風管、保溫材料、電氣材料及設備等必須在通風、干燥的室內場地存放,不得暴曬、雨淋,防止變形、受潮或受損。
(5)、衛生潔具、照明燈具、風口和面板等易損易碎物品在搬運和安裝中要輕拿輕放,小心翻轉,防止磕碰和損傷。
(6)、在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過程中應注意不要碰撞或損壞墻面、地面、頂棚、門窗、管線、電氣設施及其他已完工的成品。
(7)、安裝(焊接、切割、套絲、油漆、設備組裝和就位等)作業時,要采取有效防護措施,不得損壞和污染已完工的墻面、地面。
(8)、安裝好的管道(含風管)、吊支架不得用作支撐或其它用途的受力點,不得攀拉、踩踏或放置腳手板。
(9)、墻、地面內暗敷的管線施工時,要嚴格控制剔槽的寬度和深度;混凝土梁、板、柱、墻不得隨意剔槽、打洞,不得擅自切斷鋼筋。